产品搜索:
一例鹅痛风病的诊治
鹅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,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蛋白质代谢障碍,是由于饲料中高蛋白高钙,舍内湿度过大、运动不足导致体内产生大量尿酸或尿酸盐蓄积,同时不能迅速排出体外,使尿酸盐沉积在关节腔及各脏器的表面。临床上表现为运动迟缓,腿、翅关节肿胀,厌食,腹泻等。随着近些年养鹅户数量的增加,但饲养方面的科学性仍然较为落后,多数养殖户饲养过程常以肉鸡料或肉鸭料进行饲喂,饲料利用率低,同时蛋白过量常导致雏鹅痛风。现将一例鹅痛风诊治情况介绍如下。
1 背景
6月上旬,济宁市某养殖户饲养雏鹅1500只,12日龄,饲喂的当地品牌的肉鸡饲料,雏鹅出现拉稀症状,投喂新霉素仍不见效,继而出现死亡现象,遂来问诊。
2 临床症状
雏鹅精神沉郁,羽毛杂乱,消瘦衰弱,站立困难,不愿行走,个别的跗关节着地跛行;采食下降或不食,饮水增加,可见排出灰白色稀便,肛周羽毛有粪便污染。
3 剖检病变
剖检病死鹅,可见胸肌、腿肌处顺着肌肉纹理布满白色石灰样沉淀物 ;心脏、肝脏、脾脏等脏器浆膜表面也覆盖有黄白色尿酸盐沉积。两侧的肾脏肿大,大量尿酸盐沉积呈斑驳状,肾小管和尿管内充满尿酸盐,表面有白色斑点状尿酸盐沉着。个别关节肿大,剖开可见尿酸盐附着于关节表面。
4 实验室检测
无菌采集心脏、肝脏、脾脏、肾脏等进行触片染色和细菌分离,均未发现有细菌。刮取附着在内脏表面的石灰样沉淀物涂片镜检,可见镜下有反光性的针状结晶体。
根据临床症状、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测初步诊断为雏鹅痛风病。
5 治疗
减少精料饲喂量,提高青饲料比例,提供足量饮水,为促进体内尿酸盐尽快排出,在水中添加电解多维。同时由于尿酸盐沉积对肾脏、输尿管等具有刺激损伤,此时鹅群抵抗力低下,为防止继发感染,在饮水中添加君毕妥(强力霉素可溶性粉),同时每天使用威能消毒一次。治疗4天,鹅群食欲恢复,无死亡出现。
6 小结
痛风最主要的诱因是饲喂高蛋白饲料,而相对鸡鸭来说,鹅是一个禽类养殖小品种,至今尚没有鹅的饲养标准,鹅的全价饲料产品更是急缺。使用肉鸡料或是肉鸭料的较大的问题是蛋白含量过高。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该增加青饲料的供给量。
痛风的发生还有另外一点也需要重视,饲养过程舍内环境温度忽高忽低,通风不良造成空气污浊、地面潮湿、氨气浓度高,饲养密度过大,这些因素均会引起肾脏损伤继而发生痛风。因此加强饲养管理,给鹅群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也是较为重要的。饮水不足或者是摄入的盐分较多时也会引起尿液减少,导致尿酸盐沉积引起痛风。
因此,鹅的痛风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,防治的重点工作主要从饲料比例和饲养管理方面加强,可用肉鸡或肉鸭料,一定要控制用量比例。保持舍内清洁卫生,加强通风与消毒工作。